【儀表網 儀表下游】6月23日,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紹興換流站雙極系統帶電調試工作正有序推進。調試完成后,浙江紹興換流站將具備投產條件。靈紹特高壓工程的全面投產,將為浙江迎峰度夏用電和G20峰會保電提供可靠支撐。
靈紹特高壓工程是第二個落點浙江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于2014年8月獲得核準,同年11月開工建設。工程額定容量800萬千瓦,線路全長1720公里,起于寧夏銀川境內靈州換流站,途經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區),止于浙江諸暨境內紹興換流站。其中浙江境內新建紹興換流站1座,浙江段直流線路115公里、桿塔223基。
靈紹特高壓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對于推動全國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節能減排和霧霾治理具有重要意義。該工程建成投運后,浙江將增加接納區外來電能力800萬千瓦,每年輸送電量相當于減少原煤輸送2400萬噸,省內減排二氧化碳4200萬噸。同時,工程還將為寧夏的新能源消納做出積極貢獻,實現新能源發電、輸送及消納的協調統一,有利于寧夏新能源打捆外送,推進新能源在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
靈紹特高壓工程技術創新點多,創造了“兩項世界:采用六分裂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導線,每千公里的輸電損耗僅為2.79%,是世界上單位輸電距離損耗低的直流工程;紹興換流站占地僅為14.1公頃,單位占地換流容量為567兆瓦/公頃,是世界上單位換流容量占地少的換流站工程。另外,該工程配套的通信網絡是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電力通信網中跨距長的中繼段,也是全國電力系統中應用超長距離光通信技術范圍廣、距離長。
隨著靈紹特高壓工程的建成投運,浙江將正式形成“兩交兩直”特高壓網架,從而進一步強化浙江電網主網架,構建以特高壓站為核心、東部電源群為支撐的3個局部電網,即浙北區域由交流特高壓浙北站和嘉興電源群支撐,浙中區域由交流特高壓浙中站和寧波電源群支撐,浙南區域由交流特高壓浙南站、賓金特高壓直流注入和臺溫電源群支撐。各局部電網內部以雙環網供電為主要特征,局部電網之間以交直流站互備線路為聯絡,建成“南北互通、東西互供、交直流互備、水火電互濟”的堅強主網結構。
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在浙江的陸續落點,推動浙江電網升級為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大電網,為加快建設浙江能源互聯網奠定堅實基礎。以“兩交兩直”特高壓網架為載體,浙江已從單純依靠運煤的能源輸入方式,轉變為輸煤與輸電并舉,實現從就地平衡到更大范圍內資源平衡的轉變。依靠特高壓電網,浙江新增區外受電能力超過2500萬千瓦,從根本上保障浙江中長期和可持續的電力供應,同時能夠大規模承接受入西南水電等清潔能源,為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浙江“兩交兩直”特高壓網架即將形成)